卡德蜷缩在T-90MS坦克的阴影里,压缩饼干的碎屑混着沙粒在齿间咯吱作响。
沙尘暴让能见度不足五十米,但仪表盘上的热成像屏幕清晰显示:
沙拉尼亚的工兵部队正在架设机械化浮桥,架桥车的液压臂像钢铁蜈蚣般在干涸的河床上蠕动。
一旦跨过干涸的幼发拉底河故道,豹2A7坦克群将如尖刀般插入防线薄弱处。
“把地雷密度增加到每平方米1枚。”他扯开缠在脖颈的阿拉伯方巾,露出被弹片擦伤的肌肉,“沙拉尼亚的扫雷犁只能识别标准引信。”
突然,电子对抗车的警报器发出垂死般的尖啸。
中控台的显示屏炸开雪花,GPS定位信号在电离层干扰下扭曲成乱码。
“信号丢失!火控雷达被干扰!”炮手捶打着黑屏的操控面板。
远处传来螺旋桨的嗡鸣,三架TB-2无人机穿透沙暴!
机腹的激光制导炸弹已进入投射程序。
瞬间,沙拉尼亚的火箭炮群撕破夜空。
T-34“风琴管”火箭弹如流星雨坠落,阿卡德构筑的反坦克壕在爆炸中塌陷。
热成像仪捕捉到令人窒息的画面:四十辆加装扫雷滚轮的豹2A7组成楔形冲锋阵。
后方跟着土制“刺猬”装甲车——这些焊着钢钉的民用卡车载满炸药,专为引爆雷区而生。
这分明就是苏联时期的“装甲矛头+自杀式载具”的突破战术!
——以强大装甲力量开路,不惜牺牲部分载具达成突破。
这种战术需要士兵的牺牲精神,用牺牲装备和人命扫清一切障碍。
没想到沙拉尼亚居然会使用这种战术!
看来他很急!
但是此刻的阿卡德更急。
“放近!”阿卡德扯开嘶哑的喉咙。
当先锋坦克碾过最后一处标记雷区时,工兵们按下起爆器。
预埋的温压弹在车底炸开,橙色的火球将豹2A7吞没。气浪掀飞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