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故事简短点。这个故事也是华夏的伟大帝王——朱元璋!”
“14世纪,蒙古人在华夏的统治摇摇欲坠,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在乱世中崛起,成为威胁元朝统治的重要力量。”
“1353年,张士诚在高邮起义,占据江浙富庶之地。元朝于1354年派率百万大军围攻高邮。但元帝临阵换将导致元军大乱,张士诚趁机反击,元朝元气大伤。此后,元朝招抚张士诚,封其为太尉,利用他制衡其他起义军。”
“陈友谅建立大汉政权,占据长江中游,势力迅速膨胀。元朝希望借朱元璋之手制衡陈友谅。然而,此时的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韬光养晦,推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在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多次交锋中,如龙湾之战,朱元璋设伏重创陈军。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以火攻扭转战局,陈友谅中箭身亡。元朝虽期望二者相互消耗,却无实质性介入。”
“朱元璋解决陈友谅后,实力大增。元朝此时已无力阻止朱元璋对张士诚动手。朱元璋围攻张士诚所在的平江,历经十个月,城破,张士诚被俘。”
“元朝制衡三方势力,或招抚,或挑拨,始终未能阻止各方势力发展,最终在朱元璋北伐的攻势下,土崩瓦解,退出历史舞台。”
“从这两个故事,诸位听到什么没?”
阿卡德举手发言:“先知,您的意思是,我们打仗要上下一心?要精诚团结?”
“我们是要上下一心精诚团结,但我的本意不是这个意思。”
凌烈看向法里斯,他也摇了摇头,看来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
凌烈摇了摇头,这群人的领悟力真是太差了。
“无论是故事里的李渊、元朝,还是现在的漂亮国、大毛,他们都把自己当成了棋手,而把别人当成了棋子!”
“那些棋手,都想高高在上玩制衡!”
“但是他们没有料到一点,这些棋子总有一天也会变成威胁棋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