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的尝试中,总会有它放松警惕的时候,这时的土蚂蚱,就近在眼前了。
每逢这种时刻,李长山轻手轻脚地尽量靠近它,瞧准机会实施“抓捕”。
最初用的方法是弓起右手手指,对准它拍下去。这种方法往往不灵,十有八九,土蚂蚱会在小手落下之前飞走了。
这样的尝试受挫后,就改用了类似“兜击”的方法,将手对着它的前方拍去,以扣住刚刚起飞的土蚂蚱,如果是在它的前方,则施加标准的“兜击”。这种方法就管用多了,十次中有三四次是能得手的。李长山用这种方法,在开始抓土蚂蚱的第二天抓到了第一只,当时兴奋得心脏“砰砰”地跳了好一会儿。
随后的技艺就不断精进了,方法也不断出新,从脱去上衣扑打,到用带着树叶的树枝扑打,捕到的土蚂蚱越来越多,渐渐可以做到,想抓哪知,几乎总能抓到。
呱嗒壁子比土蚂蚱更难抓,它的警惕性不比土蚂蚱差,飞行能力更是超强。土蚂蚱的飞,其实更像是跳,轨迹是条抛物线,保持不住高度。而呱嗒壁子,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飞行,能将高度保持一定时间,因此飞行距离就很远,十米八米的不在话下。更要紧的是,它习惯于往草地或田地里飞,没入茂密的草丛或进入庄稼地,让人很难捕捉它。而土蚂蚱则落在土地上,人们容易追捕。
呱嗒壁子用手抓,基本不现实,除非看准它落在了哪处草丛,迅速地将那片草丛扑倒,有可能将它裹挟在草下,进而捉到。但这种机会并不多。
衣服扑也很难有施展的机会,就只能用长树枝了。这时就要下定决心,除非进了高粱地或玉米地,不好追踪,就尾随不舍,盯紧它的落脚处,进入树枝可及的距离,连扑带打,几个回合下来,一般能捉到它。李长山回顾童年,记忆中大致捕捉到五六只呱嗒壁子,远比土蚂蚱要少。
最好抓的当属扁担钩,它逃生能力很差,只要发现了,抓住它可谓是“手到擒来”。
毕竟抓蚂蚱不仅仅是玩儿,还有喂鸡吃下蛋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