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想了半天,仍然觉得这种擦边球的方式有隐患,他忽然开口问道:“我记得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原有期刊用增刊方式逐渐改版,然后申请期刊改名,甚至就连期刊号能一期改掉。”
赵常田道:“我不是说了嘛,买旧刊的交易现在不能……等等,你的意思是?”
张潮露出了一个极其真诚的笑容,对赵常田和李启刚道:“二位老师,鉴于现在《青春派》杂志的发行量已经几倍于《新芽》了,不知道二位有没有考虑过,干脆将《新芽》改版成《青春派》呢?”
张潮的这个脑洞,直接让赵常田和李启刚两人宕机了。第2/2页)
主要还是因为70-80年代的办刊热,很多县级单位都办了一堆期刊,90年代以后又死了一大批。死透了还好,其实很多死而不僵,占着编制、占着预算,有些期刊编辑人数比发行量都多。
还有些期刊干上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比如注册的时候是一本文学期刊,现在已经成商品广告图册了。所以今年是统计调研,明后年就是整顿了,可能还要修法或者立法规范。”
张潮有些不悦了,道:“那我这次来沪上干嘛?陪你们坐着发愁?”
赵常田道:“我和上级领导商量了一下,有几种做法……”
张潮直接打断道:“如果是以书号代刊号,就别说了,后患无穷,我肯定不同意。”
以书代刊,是一直以来的行业惯例,原因就是刊号太难申请了。小四的《岛屿》系列,以及今年后韩涵只出了一期的《独唱》杂志,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绕过刊号这道坎。
但是无一例外,在2008年新法颁布以后,这俩都成了出头鸟被点名批评,最后不得不狼狈停刊,此后哪怕小四给《最》系列申请到正式刊号了,也没能把《岛屿》系列复活。
这种送把柄给人的蠢事,张潮肯定不会干。
赵常田只好道:“要不然这样,继续以《新芽》增刊的形式发行下去?”
张潮仍然是一口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