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行,必须有所行动!”韩琦坚定地摇了摇头,“西军进京之事,我们暂且佯装不知,但要向陛下表明忠心。”
“如何表明忠心?一切听从陛下的旨意吗?”韩之极疑惑地问。
“我问你,陛下为何要调西军进京?”韩琦目光炯炯地看着儿子。
韩之极略一思索,回答道:“依目前形势来看,想必是为了铲除蔡京一党。蔡京党羽众多,像高俅掌控兵部,周秋把持吏部,薛翔主管工部,还有诸多官员在朝中盘根错节,他们联合起来势力庞大,甚至能调动部分禁军和侍卫司。陛下调兵,定是担忧他们狗急跳墙,引发动乱。”
“你还忽略了一点,蔡京还有一支亲军,那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韩琦补充道,“明日早朝,我会直接弹劾高俅。他前几日因陕西之事已受惩处,如今又在五城巡城司之事上失职,陛下对他早有不满。只是满朝文武无人敢率先弹劾,陛下才有所顾虑。只要我带头弹劾,并联合几位交好的大臣共同进言,陛下必定会将高俅打入大牢。
然后,我会举荐李华担任兵部尚书。如此一来,便能斩断蔡京的一条臂膀。有了兵部的支持,即便禁军中有人仍效忠于蔡京,也只是少数。再加上西军、五城巡城司、皇城司和侍卫司,陛下就能稳操胜券。”
“孩儿明白了,父亲深谋远虑,孩儿自愧不如。”韩之极心悦诚服地说。
“你只需做好自己的事,这几日务必守在大营,密切监视所有禁军将领的一举一动。另外,多派些人手,紧盯京城周边的卫所以及河北方向的军事动态,一旦有任何异常,立即向我禀报。”韩琦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父亲,您这样的部署,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彻底站在陛下这边了?”韩之极忍不住问道。
韩琦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宋未来的曙光,他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唯有顺应圣意,才能保家族荣耀,护大宋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