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童贯,其二是处置几位重臣,为宗泽等人进入内阁铺平道路。
处置童贯之事,至关重要,一则因其身份特殊,二则与蔡京关系紧密,贸然行事,恐生变数。
童贯,字道夫,为人狡黠,善于迎合。他深得徽宗宠信,权势可谓滔天。
传闻他与蔡京相互勾结,操纵朝政,致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总之,此事不可由他主动提出,需由他人提议,他顺势而为方可。
皇兄驾崩未久,此时便对皇兄宠信之人动手,于情于理皆难以说通。
相较童贯之事,处置重臣则更为棘手。
宋之朝廷设立三省六部,六部职权平等,无高低之分,需依据实际情形而定。
宋钦宗手指有节奏地轻敲着。
太平盛世之时,礼部与工部颇为重要,礼部掌管礼仪、科举、外交等事务。
尤其是科举,主考官通常由礼部尚书担任,科举出身的进士大多将其视为恩师。
官场重视师生情谊,若运用得当,便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当然,这仅是理想之态,最终任命仍归吏部掌管。
工部负责全国的工程建设,太平年间,修桥筑路、营造宫殿居多,此时最为关键。
战时,兵部与户部最为要紧,其他朝代的兵部负责武官任免、兵籍管理等,却无权调动军队。
大宋因外患频繁,北有辽、金,南有蛮夷,战事不断。
户部则掌管天下的钱粮,其他部门再厉害,官员需领取俸禄,做事需用银钱,
若无钱无粮,一切皆为空谈。
相较于前四部,主管刑狱的刑部则显得没那么重要,尤其在宋之后期更为显著。
而六部之中,无论何时,吏部皆为重中之重,吏部掌管全国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
关键在于负责京察、大计,能够决定四品以下官员的仕途,权力极大,吏部尚书可与宰相对抗。
要晓得,皇帝除皇帝亲军、内廷等外,无法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