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华阁”并不是崇仁坊最大最有名的青楼,位置也不是十分好。
最大的两家“醉月坊”和“碧云楼”都在坊内靠近坊门的那块,大家一进崇仁坊就能看得到。
而“琼华阁”却在最里面的位置,说起来还有点偏僻。
不过,“琼华阁”却是长安城内很多富商很喜欢来的一家青楼。
只因为楼内有两位姑娘,一位梅琴,一位梅影,都弹的一手好琴,唱的一口好曲。
收费还相对合理。0
这个时代,大家晚上可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娱乐活动。
穷人家早早吃过晚饭,要么就到床上“躺尸”,要么就是开始“造小人”了。
文人墨客和手里有俩糟钱儿的,要么到平康坊,要么到崇仁坊高消费。
逛青楼,在这个时代属于雅事,就和现代人到演艺酒吧喝酒听歌,是一个理儿。
平康坊靠近皇城,比较多官二代富二代去那儿。
崇仁坊这边因为是商业区,富商请客大多选择在这边儿。
还有一些类似余盛卢照邻这种,不算大户人家,但是手里总还是不时有点闲钱的文人,也喜欢来这。
毕竟,比起平康坊,这边的消费还是要便宜和“良心”一些的。
就拿“琼华阁”来说,你若要上楼开个包间,专门点姑娘唱曲,那不好意思,十两银子起步。
可你只是想在楼下大厅坐坐,随便听姑娘们唱两曲,一两银子可以坐一晚上了。
虽然这种消费仍然不是寒门书生可以负担的起的。
但对于真正会写诗歌的书生来说,来这“琼华阁”却没啥特别的负担。
这里的老鸨梅姐,那是明码标价收诗词的。
余盛原来还能经常来这边坐坐,偶尔还能上二楼听梅琴姑娘唱一曲。
其实都是拜卢照邻所助。
原主并非一点才华都没有的废材,有时候也会偶有灵感。
刚开始还不好意思让卢照邻帮着修改,好多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