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路公子的要求,要盖五间主房,左右各三间厢房,共计十一间房,需要用砖……”
路顺风在明朝是庶民,庶民的房子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得超过一亩,像沈伯筠虽然是地主,但事实上,他却有官身,就是员外,从五品。
不过,在明朝后期,百八十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员外的称号,当然,也可以盖大盖子。
路顺风是庶民,宅地面积不能超过一亩,明朝一亩并不是666.7平方,而是614.14平方米,也就意味着,他的宅子最多可以建614平方的院子。
顾长顺给路顺风规划的主屋五间是进深两丈宽一丈,实用面积约为八十二个平方,厢房则是进深一丈八尺,宽一丈,总体院落实用面积约为一百七十平方。
经过计算下来,房子需要大约半个月建好,总体材料、人工、伙食,全部算下来需要二十五两四钱银子。
路顺风道:“有没有笔墨?”
沈伯筠道:“取笔墨过来!”
路顺风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地道:“我现在身无分文,也拿不出二十五两四钱银子,可是种地需要打口井,据说打一口井,需要七八两银子,现在距离秋收还有两三个月,我还需要向沈员外再购买一些粮食!”
沈伯筠看着路顺风在纸上写道:“今,路顺风向沈员外(伯筠)借银四十两整,月息二分。然后就是路顺风的签名!”
沈孟娘却急了:“顺风哥哥,你怎么能借这么多银子!”
路顺风望着沈孟娘道:“孟娘,你先出去,我有话跟沈员外说!”
沈孟娘气冲冲地出去了。
沈伯筠拿起路顺风手上的借据,微微笑道:“二分利太低了!”
顾长顺点点头道:“我们往外借钱,都是月息三分利!”
路顺风道:“不知沈员外是否愿意借钱?”
如果沈伯筠愿意借钱,路顺风是有机会还钱的,当然,八亩地光依靠种地还钱,那是非常困难的,哪怕有红薯和土豆,依旧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