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的这堂近乎完美表现的公开课在学生们热烈地讨论《河的第三条岸》这篇小说要表达什么含义中结束,很显然,同学们和听课老师们还都意犹未尽,但毕竟谁也不愿意错过12点食堂丰盛的午餐。周宁也在听课笔记本上写下了如下片段:巴西作家若昂,奇幻色彩的小说,父亲与儿子,完美的船,没有终点的旅行,第三条岸,理想国,内心的召唤,寻找自我,自由和超脱,死亡,坚守,回归,理解和尊重,永恒的追求。
“周老师,请留步!”周宁收拾好东西正要转身离开,杨帆远远地叫住了她,然后健步从讲台方向走过来。
“是这样,前几天你一直管我要的教案存档,我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这几天郝主任也一直提醒我尽快交给你,都在这个移动硬盘里,给你!”话毕,杨帆从双肩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的移动硬盘递给周宁。
“杨老师,你还背双肩书包呐!”周宁压根没接教案的话茬,接过移动硬盘后突然话题一转。
“双肩包装的东西多,我出门总得带一本书和一个笔记本,职业习惯,书可以在闲暇时翻看,笔记本用来观察生活,记录时用。”杨帆竟然露出了一丝腼腆,不知道他是因为迟迟没给周老师教案不好意思,还是和周老师这样面对面说话不好意思。
“那你看看我的记录如何?”说着,周宁把自己在课上记录的笔记本递给了杨帆。
“抒情不是情感直接的宣泄,而是要构造意象……”杨帆情不自禁地读了起来。
“没想到周老师还做了我的课堂笔记呀!没想到你对《河的第三条岸》理解的也是很全面到位的!”杨帆边读边兴奋起来。
“杨老师,那你对我的朋友圈,到底怎么看?”周宁突然脸色一沉。
“我……我闲暇的时候看……观察生活的时候看……”杨帆被周宁劈头盖脸的一问搞得语无伦次起来。
“回答得非常好!不愧是文学系的学术大拿,不过,我现在要正式地警告你,以后不要再观察了!”周宁话毕,头也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