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等。
《数学导报》的名誉主编是闻院士,老爷子偶尔来编辑部逛逛,他完全信任年瑞明的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年瑞明是闻院士的得意弟子,毕业于燕大数学系。
年主编泡杯茶,点上一根点五中南海,翻阅最新一期的国内外主流数学期刊。
中南海大概是燕大数院的指定香烟品牌,上到院士,下到研究员,都抽这种烟。
物理学院、化学院、计算机学院抽的烟稍微贵点儿,中华、苏烟、黄鹤楼啥都有。
数、物、化、计这四大学院承担了燕大最核心的学术研究工作,做学问做到深处那必须抽烟,不抽烟没灵感啊。
年瑞明抽着烟,首先翻阅了国内四大数学期刊中的三本,《数学导报》就不用看了,他就是主编,熟的不能再熟。
接下来,年瑞明快速浏览国内第二梯队的数学核心期刊,哗哗哗,他飞快的翻动杂志,一目十行。
看似走马观花的速览,记忆力惊人的年主编却记住了一个名字。
最新一期的《数学研究报》、《数学新刊》、《代数杂志》上,都有同一位作者的名字,沈奇,这位作者的联系地址是“燕大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系-首都”。
年瑞明查了查数院学生档案,沈奇,数学系大一新生,招生途径:数学竞赛保送。
“哦,沈奇,就是那个IMO满分金牌选手。”年瑞明的记忆力好啊,一两年前的事情,一下子就回忆起来了。
“我系这位学生酷爱写论文,一个月内发了三篇核心期刊论文,他大一上都没读完,很有潜力嘛。”年瑞明对沈奇越来越感兴趣,其实沈奇有四篇论文在一个月内被刊登出来,还有篇普刊论文。
但国内数学普刊入不了年主编的法眼,他以为沈奇一个月内发了三篇论文。
当然了,一个月内连发三篇专业数学论文,这种产出量也相当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