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做论文质量?
这是个问题。
两全其美的方式是大量发表高质量的论文,第一季度在Ann-Math(数学年刊)上发个三五篇,第二季度在Acta-Math(数学学报)上刷他的七八篇,三四季度转战Inv-Math(数学发明)和JAMS(美国数学会杂志),每年在国际四大数学期刊上保证几十篇论文的发表量,这得有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学霸积分的年收入了吧?
朝这个目标努力吧少年!
沈奇设定一个小目标,然后投入战斗。
先完成鲁教授给的数分课题。
参考资料收集是一份相当耗费时间的工作,收集路径体现了一位论文作者的核心思路。
四处撒网、看到什么下载什么,说明论文作者两眼一抹黑,自己也没有一个明确方向。
不管了,先写着吧,写到哪儿算哪,左手一个Mac,右手一个Pad,脚下搁着一个wifi,边写论文边查资料。这是非常业余的做法,看似忙成狗,实则效率低下。
沈奇好歹是数学7级的职业级人士,他不能这么业余,他的方向很明确,三个关键词,强奇异积分、调幅空间、齐次曲线,朝这些方向去搜资料就对了。
确定了参考文献收集方向,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
这人是谁?哦,普林斯顿的,他这篇博士毕业论文写的还不错,收藏。”
这是个鬼子吧,东大的,整篇论文只有一个式子管用,先收藏吧,到时候我可以直接引用这个式子,自己证明一遍,至少得一个月啊。”
“ />
剑桥大学,这位论文作者是……斯蒂芬-霍金!”
沈奇搜着搜着,搜出一篇数学论文,霍金写的。
霍金是物理学家,同时也是数学家,他写的这篇数学论文被《英国数学文摘》收录于1987年,即《时间简史》出版的前一年。
在那段时间,霍金只有两根手指可以勉强活动,和助理交流依靠语音合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