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刘世诚十三岁那年,李引娣死了。
操办完老婆丧事的刘根宝数着帛金,若有所思地看着痛哭流涕的刘世诚。
半年后刘世诚十四岁,被亲伯父赶回了其父亲留下的破房子。
也是那一年,常年“住校”的刘世忠迎来了第一次乡试。
没考中!
三年后,又没中!
又三年,已经二十岁的刘世忠灰头土脸地扛着包袱回了村。
而继承了父亲勤劳品质的刘世诚,日子却逐渐好过了起来。
破败的土屋在刘世诚一次次拼了性命打猎卖皮肉换来的零星钱财中,被新添置着的家具和修补好的瓦片一点点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而成年的刘世诚也没表现出一丝一毫对大伯的愤恨,仍然时不时尽其所能地帮衬着干点活,清明时也不忘给伯母李引娣孝敬一份贡品,与亲生父母那份无二。
如此作为,让憨厚的刘世诚在村里攒下了极其良好的名声。
而反观刘世忠,读过书后眼高手低,平日里不屑跟乡亲来往,整天闷在家里看着志怪闲书聊以慰藉。
刘根宝眼看着儿子就要这么废了,着急忙慌地四处找人说亲,只想让刘世忠有个后代,从此能安定下来。
可刘世忠虽然连个童生都没考上,但自诩读书人,对寻常女子哪里看得上!
刘根宝爱子心切,多番打听后终于有了目标。
县城一户破落商户家的女儿,读过几年书,勉强算小家碧玉。
这商户家女儿跟人私奔过,最后被骗了身子和钱财后弃如敝履,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哭着回了娘家寻死觅活。
尽管最后落了胎,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她的名声在县里也是彻底毁了。
商户这才勉强答应下了求上门的刘根宝。
否则人家怎么说也阔过,又哪里看得上一个穷山村家的孩子,哪怕是村长家的儿子。
但答应归答应,人家到底是县城的居民,不愿意女儿去山里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