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难以供应大批军队和官员。
李纲思来想去后,最终选择了相信赵桓,说道:“臣,同意迁都。”
赵桓又看向种师道,问道:“种卿怎么看?”
种师道毫不犹豫道:“臣也支持官家。”
宗泽道:“臣也支持。”
有了李纲、种师道和宗泽的表态,支持迁都的人多了些,反对的人仍然无数,更有人大骂秦桧,直接用笏板砸,场面一时混乱。
整个大殿,如喧嚣闹市。
赵桓看到这一幕,却没有任何意外,利益驱使下,无数的官员都会反对的,因为人都是自私的。
公而忘私的人太少了。
赵桓不再迟疑,吩咐道:“肃静!”
一声呵斥,所有人噤声,一双双目光落在赵桓的身上。
赵桓下令道:“如今议论纷纷,各持己见,乱得很。既然拿不定主意,朕来做决断。”
“迁都一事,朕乾纲独断一回,定下迁都的事情。”
“政事堂草拟迁都的流程,把各项事情都安排妥当,接下来就着手贯彻。”
“谁支持,谁反对?”
一句话说出,没有人再直接反对,因为皇帝手中有刀。
真要触怒了皇帝,被纠察问罪都是可能的,而且摆明了秦桧就是皇帝的肉喇叭,是听从皇帝的安排。
说到底,是皇帝要迁都。
所有人应下后各自去安排,在短短时间,迁都的消息传遍了,立刻掀起了波澜,更是传到了赵构的耳中。
赵构之前反对种师道升官,得罪了赵桓,就一直很低调。
在大宋,王爷最不值钱,因为没有实权。
反而是有麻烦的时候,就把王爷扔到前线去谈判,亦或者当人质。
赵佶回来夺权,赵构都没有参与,因为他觉得韩世忠是赵桓招揽的人,不至于直接背叛,没想到果真如此。
如今赵桓竟然要迁都,这是大事儿,稍有不慎会闹出大乱子。
赵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