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统,儒释道三宗皆有涉猎。道人云游四方,多见红尘疾苦,感怀众生不易,亦愿世人莫自苦于心,故创立此诀,意在修身正德,明心见性。
“愿著心上青莲色,守得长天秋月明。”
后经历战火与离乱,最终失传。
这本心法的功效戳中了宋从心的心坎,它不是绝世的修真秘籍也不是傲视群雄的无上剑法,它只是一本能够定心安神、常保清净的炼心之术。
宋从心太需要它了。因为如果询问宋从心,对她来说,修仙问道最过不去的坎是什么?那大概是活得太长了吧。
身为华夏子弟,宋从心当然也有问道青云、长生逍遥的美好憧憬。但一个寿命本来只有百岁的人,要如何去习惯往后漫长到几乎看不到边境的岁月呢?
宋从心修行怠惰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毕竟进入开光期后,她的容貌就停留在了风华最盛的年纪,寿数延长至三百年,这都够凡人活好几辈子了。
比起强弱,当务之急的是解决因为寿数漫长而生出的厌世、无聊、轻生之意,心态调理得好了,才能面对之后的一切风雨。
“然后是——”宋从心将心法记录了下来,思忖道,“选择武器。”
无极道门身为正道第一仙门,在道统传承上自然是百花齐放、各家争鸣,但要论最出众的,还要属剑修一脉。
“因为明尘上仙就是剑修。”宋从心有些迟疑地写下这一点,“但是,我也要转为剑修吗?”
宋从心开始思考,话本故事中的剑修固然帅气,但真正开始修行才会发现,剑修这个道统其实并不好走,因为它实在太过“务实”了。
剑修和体修一样,哪怕走的都是登天的青云路,但甭管天才还是庸才,除非天生剑骨,否则第一步都必须老老实实地打熬根骨。由肉体凡胎至超凡脱俗,一旦走上这条路便不能怠惰,须得千锤百炼、反复打熬,才能成就出无坚不摧的剑体与道骨。
所以,即便是修真界中牙牙学语的三岁小孩都知道,剑之道,非大毅力大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