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伊色列的国家宣传册?”
徐江接过美女外长迪尔夫尼,递来的厚厚一本册子。
一边通过同声翻译耳机,听阿勒莎龙介绍伊色列。
一边缓缓翻阅图文并茂,做工非常精美的图册。
徐江对以色列的历史起源,自然没什么兴趣。
他特别好奇,伊色列为什么能号称中冬小霸王。
区区不到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部分还是荒漠和山地。
他们是怎么养活了数百万人,而且经济还非常发达?
好在翻过了‘历史起源’之后,便看到了有关‘现代农业’的介绍。
不看不知道,一看让徐江吓了一跳。
无论是从降雨量,还是水资源分布,伊色列居然是全世界,极端缺水的国家之一。
年均降水量竟然不到200毫米,并且还只集中在冬季的三个月,而年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
高温酷热带来的超高蒸发量,意味着伊色列不可能靠老天爷吃饭。
每年下的那点雨,太阳一晒就蒸发没了。
为了生活,伊色列三管齐下。
一边开采地下水,一边实施北水南调工程,一边大力搞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回收。
严酷的生存环境,硬生生把伊色列,逼成了全球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处理回收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除了开源之外,当然还有节流。
要养活那么多人,光靠进口粮食肯定不行,必须要在本土发展农业,而且产量还要足够高。
没有充足的自然水资源,每年降雨量又少得可怜,怎么搞好农业呢?
他们一边下大力气,研究培育农作物,让它们更加耐旱、高产。
一边搞滴灌技术,将宝贵的淡水,精确地输送到植物的根部,从而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淡水的浪费。
如此一来。
他们虽然土地匮乏、干旱少雨,却硬生生成为了一个农业科技强国。
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