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恭敬罢了。实际上他们中大多数人,都犯下这样那样的罪行,不孝、不恭、偷窃、抢劫、强奸,这些在我们秦国人看来是必须要严加惩治的罪行,但是在异国却都是轻微的惩罚,有些国家甚至于不设立相应的刑法来制止这样的恶行。”
“太子可知道,整天在痛斥秦法严苛的都是那些人,正是那些因为犯下过错被惩处,又或者是担心秦法将他们绳之以法的人。这样的人,十个里面有九个。”
“太子,很多时候,宽容反而是纵恶。”
扶苏却不这么认为,“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本义是为了惩恶扬善。作为秦国的太子,我也学习过秦律,知道诸多律法,也了解为吏之道。”
所谓为吏之道,就是对秦国所有行政官员的要求。
里面包括的内容非常的多,其中就有要求秦吏一定要做到爱下,更要求秦吏尽量做到清廉。
“既然法的本意是为了惩恶扬善。可是如果这么做并不能起到效果,反而让民众对国家都心怀仇恨,那法不就起到相反的作用了”
“仅仅是因为犯下微小的过错,就让他们付出远远超过过错本身的代价,这是否太过了呢。我曾经常常听母君说,这天下万事,一阴一阳为之道。”
“凡事最怕的就是过犹不及。我所担心的是,对于这些本就饱受韩国旧贵族压迫的百姓来说,才刚刚结束贵族的剥削,紧接着就要应付严密的秦法。”
“这样会招致这些庶民对我秦国的怨恨。我想刚刚取下韩赵之地,反而应该做的是对这些韩赵百姓用轻徭薄赋加以抚恤。可是他们一面要面临缴纳赋税,一面还要应付秦法。”
蒙恬听了,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太子。
太子能从庶众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这就是未来天下人的福音吧。
蒙恬对此直言,“太子,家父曾经教导我说,上位者有上位者要做的事情,下位者有下位者要做的事情。人生在天地间,本来就是要效法天地,以养育群生。所以说天地人三才,人本就是效法天地为事,活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