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空间中的无重力环境。肌肉量越多,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无重力飞行衰减后,剩下的肌肉量也就越多。
但宇航员的选拔工作并不容易,尤其是指令长和载荷专家这两个“工种”。
载荷专家要求宇航员拥有足以胜任“在陌生星球上展开科学研究”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在漫长宇宙旅行中保持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全的强大内心,以及愿意为了这趟飞行搭上自己生命、自己在地球的人际关系、所有亲朋好友的关心的觉悟。
指令长的选拔标准甚至比载荷专家更加严苛。做为一艘承载八人生命,造价百亿的宇宙飞船的“船长”,指令长必须具备丰富的宇宙驾驶经验,擅长领导和团结成员,能够够迅速完成对情况的评估和处理,拥有在极高压条件下理性高效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大心脏。
如果按照大崩溃之前的影视作品套路,只有年龄五十五岁,身体二十五岁的Top Gun王牌飞行员独行侠才能做到。
或者三十五岁前拿了五次金头盔的顶级战斗机飞行员转入航天大队之后又完成了十次轨道飞行的资深飞行专家才能胜任。
飞出地月系统的载人宇宙航行本身就是一桩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而参与进来的人,都是通过了联合政府、学术委员会和航天总局严苛的反复审核的绝对精英人才。
由此可见,郑燕本人应该是个什么级别的人才——她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定期服药能够缓解疾病进展,但是无法完全治愈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她的脊柱活动会越来越受限,最后几乎失去活动能力。
背着如此巨大的劣势,郑燕仍然击败了其他十二位职业宇航员,顺利成为了曙光七号指令长。除了她自己的丰富经验以外,个人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航天总局通过四十多套不同的计量测试系统对备选宇航员们进行了详细分析,郑燕以压倒性的优势得到了指令长的职位。
人力资源系统通过计算后认为,有郑燕参与,曙光七号的飞行任务成功率能够提升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