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这也是普通人几乎承担不起的高额成本。”
其实医疗界的“一言不合就开换”的风潮,曾经也和“向虚拟世界开拓”一样。在大崩溃发生之前,都曾经被人们当做解决现有问题的最有力渠道。
只不过大崩溃发生之前,在温格·切克拉夫斯基还没有转到定向克隆研究领域上时,人体的器官实在是做不到“说换就换”。哪怕当时的许多国家,都已经放开了为“无法忍受的贫穷者提供安乐死”的服务。
只要你觉得自己无法忍耐自己的贫穷,或者贫穷所带来的痛苦,就可以向所在地的急诊医院申请安乐死。由于签发安乐死许可能够换来非常丰厚的奖金和津贴回报,甚至还有些医生会主动向无力支付医药费的病人推荐安乐死。
这些接受了安乐死的人,是大崩溃之前最主要的器官移植来源之一。
所以说,大崩溃以前的器官移植仍然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不像虚拟世界,大部分区域的人用三到五个月的工资,就能买到一台还算不错的虚拟空间访问设备。
“您要知道,我们对人体的许多认识,都是来自于对各路疾病的研究。蛋白质的机制,各种靶点抗原……如果不是为了攻克疾病,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投入进行研究。”孙麟点了点头补充道,“当人体成了积木,可以随便把病变损坏了的器官摘下来扔掉的时候,医学也就死了——这对人类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两人稍微聊了几句,在得到了“医学还是应该继续发展下去”的共识后,审核大厅的门被几个工作人员打开了一个宽敞的通道。
重型推车被缓缓送入了审核大厅,推车上面扣着一个巨大的铝制遮光罩,球状的铝制遮光罩让这个场景突然变得有点眼熟。
一块大约三十寸大小的屏幕突兀的树在推车前面,四个白色的大字迅速闪过,然后停留在了屏幕上。
【加餐推车】
几位院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陷入了微妙的困惑当中。不是说来的是渡边和那个十四号么,怎么来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