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让他见见陆沉他们,这个大概能算是有始有终。
被平稳飞行的医疗专机送到研究中心后,埃斯特拉在一群专业转运机器人的护送下,进入了研究中心刚刚收拾出的病房里。
研究中心里有足足三十五名医生,七十四位护士。
这些专业人士原本是为了接受量子释能综合症相关培训才聚集在这里的,如今培训还没结束,却突然来了个“活儿”。大家对此纷纷表示理解,并且积极报名参与起了轮班过程。
所以说,医生这个职业就是这样——虽然平时一天到晚嚷嚷着“要累死了”,但真不用看病人了,他们自己首先接受不了。
而摆在杨建民和陆沉面前的难题出现了,他们有点拿不准对埃斯特拉的治疗是应该以舒缓关怀为主,还是再拼一下治疗方案。
毕竟看阿根塔里欧山基地的治疗记录,他们对埃斯特拉进行的基本都是常规治疗手段——治疗手段完全是针对辐射性肠炎和其他辐射性损伤的保守治疗方案。
这样的治疗方案自然谈不上什么“效果”。严格来说,这种治疗方案里,真正起到作用的是人体自己的修复作用。药物和各种仪器最多就是在旁边不咸不淡鼓掌呐喊的拉拉队。
被拖欠了三个月工资,还得出场给队伍加油鼓劲的那种。
而被送到北美研究基地后,面对这样的病人,陆沉惊讶的发现……他们好像还有很多方案可以上。
“反正看之前的检查结果,小肠部分的损伤很严重。”杨建民作为研究中心里级别最高的医生,当仁不让的主持起了这次会诊,“我看了一下咱们这儿的设备库存——干细胞定向诱导增殖设备能马上动对吧”
“一开始就上这么新鲜的东西啊”陆沉迟疑道,“他现在基础很差,哪怕咱们定向诱导出了一挂小肠,要移植上去也得开腹——他会不会抗不过去”
杨建民瞪了一眼自己的学生,“你知道为什么否定人格的人都活不长么”
“否定人格是什么没听过啊。”陆沉皱眉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