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就是被人算计了的。
而捏着鼻子准备认栽的他,事到临头了才发现了自己的思维误区。
也是昨天听了曹春秋关于黔省优势陈述之后的灵光一闪。
为什么之前他一直认为黔省毕城这边的生产基地产能上到单日6000台就不能再扩大了?
是因为黔省太穷,此刻爆的产能日后必定会闲置。
那为什么之前他认为微硬盘是没几年好日子的注定淘汰产品?
是因为第一,对于mp3而言顶天了512mb已经足够用了,能装上百首的歌曲了。
第二,随后接替mp3开始火爆的mp4,有价格更低廉的闪存解决方案。
说白了,采用微硬盘的产品,无论是mp3还是mp4,其售价就不可能低于2000元。
因为微硬盘本身就不便宜,高昂的价格使得微硬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限制,完全没有任何的价格优势。
第三,微硬盘因为技术较高,涉及到非常精密的机械电子技术,注定是个非常"娇气"的电子产品,稍微磕磕碰碰,微硬盘就报废了。
市面上唯一大规模采用微硬盘的电子产品,只有苹果的ipod。
苹果的标签、它的产品调性和市场消费者的对它心理容忍度,可以让一台mp3或者mp4价格稳稳的站在2000元甚至3000元的价格线上。
所以它可以任性的玩以gb计量的微硬盘。
其他厂商呢?
此刻的mp3,600元左右的128mb是主流,900-1200元左右的256mb是高端。
为什么?
和存储技术的发展关系其实不大,是因为他们的品牌支撑不了再高的价格。
没人愿意花2000元去买幻想、aigo、昂达、朝华的mp3。
但换成苹果,他们会买。
对于国内的消费者而言2000元是个巨大的鸿沟,尽管他们明知道2000元以上的mp3存储量是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