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求道得了轩辕镜以后,便一个人在湄岛附近修炼了起来。
一则监控是否有鲛人再次出现作祟,虽然当日整片海水都被打空了,估计鲛人活不下几个人来,但毕竟吴求道没法确定,所以还是先在这里瞧着点;
二来他亲手把原身全家亲戚杀光了,多少得意思意思,守上一段日子的孝,三年他做不到,三个月还是可以的,权当替前身了结前缘吧。
三者嘛,他现在对昆仑派的情绪很复杂,又失去了家人这个唯一的束缚,与其说他了结前缘以后念头通达,不如说是当一个人失去了所有社会关系以后,就没了立场和归属感。
就在吴求道闭关专心修行,不知年月的时候,整个大唐的运转却仍然在进行着。
少年天子李儇刚刚登基不久,尚且年幼,所以政事便都交托给了臣下,但南衙、北司互相矛盾,势成水火,朝堂上的斗争愈发激烈起来。
大唐官署在皇城,宦官机构在宫城,皇城在南,宫城在北,故朝官官署称南衙,宦官机构称北司,“南衙”指的是以中书宰相所首的文官集团,“北司”指的是以枢密使、禁军中尉为首的宦官集团。
南衙北司之争已经绵延了近百年,而政治力量的斗争,背后的底气在于他们掌握了军权。
因为大唐长安禁军同样有南衙、北衙之分,分隶十六卫。南衙又称“南牙”,兵分十二卫,隶属宰相府管辖;北衙为禁军,有羽林、龙武、神武、神策四军,由皇帝直辖。
这样的军制规划原本还算合理,意在“文武区别、更相检伺”。但安史之乱之后,皇帝直辖的禁卫四军,其统领权却逐渐转移到了宦官手里。
中晚唐时期,两枢密使以及左右神策军两中尉,这四个最重要的北衙武官职位,都成了宦官兼任,时人称之为“四贵”,而这也构成了“北司”内部最为基本的框架。
事情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这个地步的呢?
唐初,宦官人少位卑;但从玄宗开始,皇帝怠于政事,遂委高力士等宦官审阅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