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李善不是想赶走张公瑾,毕竟人家领军北上,又随其追击突厥。
关键是张公瑾是大将中唯一从头到尾依附代州总管李靖的那个祭奠因为李靖为一己私利而阵亡的士卒,李善难以容忍李靖也装模作样的在场。
没了张公瑾这块遮羞布,李靖脸皮再厚也没脸留下来而且他还很“偶尔”的看到了写好的祭文,其中有“冤死”的字眼。
所以,李道宗抵达雁门关的时候,除了卢承基看不到一个人,尔朱义琛、魏征甚至崞县令李义琰都已经赶往顾集镇。
李道宗急行抵达顾集镇,远远望去,大军林立,静默无声,城门外不远处垒砌祭台,以邯郸王李善为首,刘世让、张士贵、薛万彻诸将肃穆而拜,台上的魏征正在高声吟诵祭文。
“这一战,三千士卒,不知生还者几人”窦静暗然叹道“平心而论,永康县公过于苛刻。”
“据说顾集镇一战,怀仁落马犹自进击,中箭后反手拔箭张弓,若非油尽灯枯,亲卫何能让怀仁返险。”李道宗翻身下马,远远眺望,绕过队列,步行向前,途中隐隐听得见祭台边传来的哭声。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走到近处,眼见脸上犹有泪痕的李善起身,摇摇欲坠,李道宗大惊失色,周围一片骚动,苏定方、张仲坚抢在前头扶起了李善。
数度死战,还要细思将来事,李善不仅受伤多处,疲惫到了极点,更是心力交瘁,今日重返顾集镇,眼见如山尸骨,忆往昔音容,心痛如绞,泪流满面,再也支撑不住,在魏征念完祭文的同时,晕倒在地。
袍泽情谊,永远是世上最为可靠的情感,能将生死托付,世间再无二般诸将几乎是一拥而上,情真意切,李道宗不禁动容。
动容的原因不仅仅是诸将对李善拥戴,更在于李道宗很清楚,高声喊来医者护兵的尔朱义琛是东宫大将,取来担架与苏定方一起将李善抬起来的张士贵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