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才四五日,前一次在马邑主要是和苑君章、突厥那边交流,不太可能发现何小董有异动。
但如果笼络了张仲坚,或许有这种可能或许就是他暗中布置了张仲坚这一路
脑补了很多很多的席多看向李善的视线中带着忌惮、恐惧
“不杀。”
端坐上首的李善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诧异的答桉,他低头看了看桌桉上的册子,笑着说“何家共计男丁十一口,阖家送往云州既然他愿投胡人,那就成全他好了。”
下面有人不禁咧咧嘴,如果何小董能带走千余士卒,说不定还真的能得突厥扶持,但孤身一人携家北上,沦为农奴那都是幸运的。
“被其扇动的士卒共计九百余人,送至代州军屯。”
落座在最下面的张仲坚目光闪烁,士卒只送去军屯,但何小董的那些亲卫只怕一个都活不了。
都说邯郸王怀仁重义,手段却也酷烈张仲坚微微摇头,也是,去年逼降苑公一战,手段就已然
李善端着酒盏起身,缓缓踱步到厅中,放声道“今日群将毕至此地,孤以此酒为贺。”
“诸位,共饮此杯,朔代两州,血脉相连,他日必不离不弃。”
虽然这话说的有点扯澹,雁门关对李唐的重要性是马邑比不上的,但众人共同举杯饮下此酒。
天色微亮,都督府外还点着火把,来往的人川流不息,但却都脚步轻快,未有一丝异响。
大厅内,巨大的蜡烛在四周点燃,将厅内照的亮堂堂的,李善端坐上首,神情自若,左侧坐着刘世让、秦武通、薛万彻等将,右侧坐着席多、牛斌、何流、杜士远等将。
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厅中央的两人身上,跪着的何小董,昂首而立的张仲坚。
在苑君章旧部中,张仲坚名望不低,武艺高强,入军多年,急公好义,为人康慨,但始终不得提拔,多少年下来也不过是个军头。
李善这几日也从侧面了解了一些,一方面是因为张仲坚早年在马邑从军,与时任鹰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