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真的那么地舒服,那么地叫人流连忘返,简直让人想起儿时母亲温暖的怀抱……
如今苏辂有好东西头一个想起他们大相国寺,主持虽看出苏辂是想借大相国寺的名气吸引人去光顾兴隆炭行?却没与他计较?有人问起时还主动提上一句。
一来,顺嘴提一句也不费什么劲?还能卖苏辂个人情。
二来?也委婉提醒香客记得捐点香火钱再走,毕竟人家兴隆炭行连这样的好东西都白送给他们了!
什么叫双赢?这就是了!
兴隆炭行正经开业这天,主持还派了几个和尚跑了一趟?去给苏辂撑撑场子。
出家人理应慈悲为怀、助人为乐?时常要牢记抓住一切机会广结善缘,他们大相国寺绝不是贪图苏辂的后续捐赠!
本就是举手之劳的事,哪用得着什么道谢,随便再给大相国寺盘几个不值钱的炕就好了。
过年正是谈亲访友和上香礼佛的高峰期?苏辂抓住了这个好机会狠狠地搞了一波宣传?顿时把兴隆炭行炒成了开封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年前赵仲鍼微服出宫,与苏辂、王雱去兴隆炭行外看了一眼,一下子呆住了。
这人满为患的店铺,真的是他开的那个兴隆炭行吗?怎么感觉完全不一样?
都一样长了一个脑袋,为什么苏辂就能把竹炭卖成这样?
炭不用来烧?用来当摆设?
这谁想得到啊?
苏辂这厮甚至还在竹炭商品区搞起了诗词征集活动,说谁能留下一首有关竹子的诗词?即可免费领取小礼品,无论文才高低都行?只要别抄别人的就可以了!
每天写得最好的那首还有特别安排次日它将被题到墙上展示一天,早上伙计们来开门时还会在他们孙掌柜的带领下齐声诵读一轮?为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店增添几分文化气息!
竹子这么常见的题目?谁还不能张口来两句?
这不?不少本来只是进店看看的穷书生们发现还有这样的好事,立刻提笔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