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舅母把她接去了,每年盛暑她们都会到庄子上消暑,顺道让小辈们聚一聚。那天她没和你们说吗?她出门买书,就是为了路上打发时间用。”
苏辂呆若木鸡。
什么?张家小娘子去庄子上避暑了?那他来成都府做什么?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在月亮都跑了,他要这近水楼台有什么用!
苏辂忙问道:“妹妹多久会回来啊?”
张方平笑道:“不一定,少则十天,多则半月。”
苏轼和苏辙在旁边听了,觉出点不对来。
他们本来就挺疑惑苏辂怎么突然要跟着他们来成都府读书,毕竟苏辂这小子平时看到他们在看书都会绕着走,什么时候这么主动过?
现在听苏辂追问人家张家小娘子的下落,他们总算明白了:这小子哪里是来读书的,这明显是冲着人家小娘子来的!
好在苏辂还小,男女之事上反倒是没那么多忌讳,小孩子喜欢找同龄人玩很正常。
两家门第上也相差不远,要是两小孩能处得来,将来说不准也算是一桩佳事。
苏轼见张方平待苏辂还挺亲厚,便也放下心来。
苏辂不知道他堂哥想得比他还远,他现在满脑子只有十天半个月十天半个月十天半个月。
最后他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
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张方平见苏辂肉眼可见地蔫了下去,笑意更深。
饭菜还没上桌,张方平便先给苏轼兄弟俩安排起接下来的课程,他儿子张恕也是这个年纪,学习进度差不多,所以他们三个接下来要看的书、要破的题都是一样的。
张方平的安排很简单:他先列个考试范围,他们三个白天自学,晚上他回来考试,针对考试结果进行讲解。
苏轼、苏辙没意见,他们过去本来就自学居多,苏洵外出游学后他们连个答疑解惑的人都没有,只能相互探讨,现在有张方平指点他们当然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