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出剧的作家关汉卿正在一边喝酒,也大喊了一声:好!有相熟之人凑过来:“你今日怎不在太医院当值?”
关汉卿笑道:“我不过是太医院一杂役,事情做完了自然就出来了。”
两人看了一会儿剧,友人夸赞:这出戏好,我上次想向牧庵学士举荐你,结果……他有些抱歉的看了一眼关汉卿,未尽之言大家都懂。
关汉卿一愣,然后毫不在乎的挥挥手:“你还费那个神,我不过就是一医户,即使你举荐了我,我也什么都干不了。现在闲时写写杂剧倒也快活。”2
【后来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创建了明朝。但是呢,他一琢磨,这元朝一刀切的方法好啊,的确是方便管理,于是就想也不想的把它
给全盘继承了过来。】
【学也不知道学点好的!】
【医户在明朝还蛮惨的,前期不允许参加科考,属于“贱籍”。但医生哎,谁头疼脑热不需要去看医生?所以他们的地位又有些不同,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医户们纷纷抗议,于是政策就松动了一点,医户子弟就也能参加科举了。】
【李时珍参加科举就是这么来的。】
李时珍笑着摇摇头。
这后世女子关于现在医户的地位还是了解得不够详细。
他能参加科举是因为他的祖辈和父辈在太医院当过吏目,已经不是普通的医户,只要稍微用点手段,变成平常的民户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他自己,已经考上了秀才,那就能称一句“儒医”,也算是能进入到士人的圈子里。
很多落榜的学子甚至会摇身一变,转而学医,就是因为先儒后医,是能被士人们所接受的,而且说不定还能成为朝廷的医官。
而民间的医户,依然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只不过朝廷为了更好的管理医户,要用到他们治病救人也不好让其怨气太重,于是就规定医户的子弟可以考太医院的医学和地方的医学,言下之意,若是朝廷以后需要医官,优先从这些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