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登基,可不是李二一时冲动的念头,而是在李霸王搞出这一连串事情之后,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
提早登基不仅能让他更快掌握国家大权,对各种规划也有益处,比如武器制造,粮食作物的播种等。
更重要的是,要应对即将到来的突厥之战。
如果提前登基,就可以做全面部署,甚至趁突厥还没反应过来,大唐就先行出击。
别说李霸王带回来的那些“宝贝”能换回足够的钱财,李霸王还答应他,短期内帮他搞到一笔钱。
这笔钱不仅能用于对外作战,还能剩下充实国库,这让李二信心倍增。
至于李霸王能否搞来大笔钱,他毫不怀疑。
因为李霸王的介入,大唐的历史似乎走上了岔路,按原先的历史轨迹,李二还得再等一个月才能登基。
那时,就连心腹大将尉副将都曾对着李家高呼:“圣上,何时退位?”
可能是李霸王的出现,虽然玄武门之变同样残酷,但多了几分温情,李二没有像历史上那样严厉逼迫李家退位,而是采取了较为和缓的方式。
至于提前登基,并非出于对皇位的急切渴望,更多是为了避免大唐遭受突厥侵袭的耻辱,急于发展大唐,让它更加繁荣昌盛。
当李二回到东宫太子殿,尽管已夜深,他还是借探望之名前往太极宫拜见李家掌权者。
到达太极宫,李家仍在处理政务,仿佛不知疲惫。
玄武门之变后,李二很少来这里,李家似乎也明白自己退位终将成为现实,实际上主要政务已无需他操持,渐渐交由李二的团队接手,最终回归李二手中。
或许是对权力的眷恋,明知道至高无上的权力即将不再属于自己,所以不愿轻易放手那仅剩的权力。
这些李二都心知肚明,也正因如此,他当上皇帝后并没有搬去太极宫。
当太监禀报李家,说其子李二来访,他心中虽有怒气又略感惊异,但九年的帝王生涯让他表面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