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
昨夜之事,非但未让朱元璋对这名字陌生,反而在心中种下了警惕的种子。
原以为今日早朝,会是英才济济,各展所长,未曾想,朱标竟提及此人。
“传,宋濂觐见!”
朱元璋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空旷的殿堂之中。
不久,一位身着淡雅儒袍的身影缓缓步入大殿,步伐稳健,气度不凡。
宋濂立于阶下,躬身行礼,声音清晰而谦逊:“老臣宋濂,幸得陛下召见,感激涕零。”
朱元璋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穿透那温文尔雅的外表,直抵其心。
“宋先生,你既出身书香门第,又曾任教席,必有过人之处。不知你所学何以服众,才情又何以传世?”
宋濂闻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以为自己的才华终得帝王赏识,于是滔滔不绝,从儒家经典到治国理念,一一阐述,言辞恳切,满含热忱。
然而,话音未落,朱元璋的脸色却骤然一沉,冷峻如霜:“好一个博学多才,只是咱听闻,真才实学者,当以德行并重,非但传道授业,更需以身作则。”
“而你,却诱咱的标儿太过仁爱,凡是都要亲力亲为,让他身心俱疲,此等行径,岂是君子所为?”
“来人,将此等奸佞之徒,轰出大殿,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众人皆惊。
前一秒,宋濂似乎还沐浴在即将晋升的曙光之中,后一秒,却已跌入万丈深渊。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瞪大了双眼。
太子朱标,更是惊愕得脸色苍白,一时之间,所有的思绪都凝固在了那一刻,只留下一脸茫然。
宋濂此刻却如同风中残烛,颤声乞求,企图挽回一线生机。
“陛下,臣冤枉啊!臣何曾有半点不轨之心,望陛下念及微臣往昔之劳,赐臣一线生机!”
朱标见状,心中一紧,迅速回过神来,不顾一切地跪倒在地,言辞恳切地为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