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松了一口气,基本已经明了。
“你继续说。”
“是陛下。”
姜东再度看了李祯卿一眼,随后开始讲述。
“我姜东既是帝京府尹,所察之案,必然不会包庇,且不敢随意糊弄。”
“但又作为镇国公的学生,其子李祯卿所犯一百一十三项罪责,必然要更加注意,不能稍有失察,让老师蒙羞。”
武曌闻言问道:“基于如此,你便代替李祯卿与那些受害人和解了?”
“陛下圣明。”
姜东回答道:“这一百一十三份罪状虽多,但却无一桩杀人放火,罪名是不大不小,更不能忽视。”
“但有两个方面可以解决,一是将李祯卿下狱,二是与受害人和解。”
“正如臣之前所说,臣是镇国公之学生,镇国公对臣有知遇之恩,便舍弃了第一个选择。”
“从而代表李祯卿,向受害人支付了两倍的和解银。”
闻言。
一旁的洪冼真听明白了。
他就说自己在府衙呆了这么长时间,却从未见有人为了同一份罪状,重复来府衙告官,更无人闹事。
原来早就被姜东平息!
甚至连罪状上的和解,都早已签下!
“既然如此,那也说得通。”
武曌放下罪状,扫视一圈,最后视线停留在了姜隐山阴晴不定的脸上。
“姜丞相,你可有话说?”
“臣无话可说……”
乱世逸心 第2/2页)
姜隐山跪倒在地,与洪冼真一样,一身颓废。
他万万没有想到,姜东竟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这一百一十三份罪状全然摆平。
而且还是以双倍和解银为代价。
大夏以民为本,那些被李祯卿害过的人,得到两倍和解银,甚至还会反过来感谢李祯卿与姜东。
他不能再坚持下去了。
否则搞不好,还会给二人升官加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