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可见其气候条件,自然环境之恶劣。
保边卫国的战士们一边抵御外敌,一边和这里的自然环境作斗争。
不愧是“老山精神”的发祥地。
“咚咚咚!”
资料室的房门被敲响。
“程老师,您的朋友来找您,是王安忆同志。”
说话的是看守资料室的方干事,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程开颜心中疑惑,小王同志这时候来找他是什么事情?
冲门口应了声:“知道了,我这就过来。”
他低头看了眼时间,发现才下午四点钟出头。
于是合上资料,收拾好东西,准备带回去继续详读。
提着公文包拧开房门,锈蚀的房门合页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
一个穿着短袖,长裙的年轻女同志正和一个戴着眼镜的削瘦青年聊着天。
正是王安忆与方干事。
“方干事没想到你还看过我的作品呢,真令人受宠若惊,没想到我的这点拙作的能入你的眼。”
“王同志说笑了,我也就是随便看看,又无什么文学理论,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判断文章好坏罢了。”
“文学直觉向来很准,加油。”
王安忆挥了挥手,鼓励道。
她也没想到在军营里还能碰到这么热爱文学的青年人,还真罕见啊。
“哈哈……哎!程老师来了,我就不打搅你们了,你们聊。”
方干事被王安忆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偏着头腼腆的笑了笑,眼里的余光正好看到一个脸庞俊秀,文质清逸的青年提着公文包走了出来,连忙提醒道。
“可算是见到你,程开颜,你这几天在忙什么呢?大忙人,一天到晚看不到你人影。”
看见缓缓走来的程开颜,王安忆不由皱了皱脸。
“程老师这段时间都在看老山这边的军事资料,我见过不少军旅作家,但像程老师这样认真研读军事资料的作家还是头一次,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