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小吃街里。
他们举手投足间有种整齐划一的节奏感,就好像是从军营中走出来的一样。
“苏进,没想到这次你也参加到了军旅采风中来,你不是在人民文学改稿子吗?稿子改完了?”
其中为首的中年男人对身侧一个仅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好奇的询问道。
“存葆同志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朱同志的稿子已经改完了,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回部队了。
只不过恰好赶上了这次的军旅采风,采风工作组的干事得知了小苏同志这位在京的军旅作家,就找上门来了,力邀他参加。
据说还是那位宁组长亲自下的命令,说像朱苏进同志这样的青年才俊一定要吸纳到采风队伍里来才是。”
不等年轻人回答,另一侧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同志眼神有些钦佩的看向这位年轻身材板正,五官端正的年轻人。
这位年轻的同志名叫朱苏进,十六岁参军,二十五岁开始创作。
78年出版了首部长篇作品《惩罚》受到一些评论家的好评,一时间小有名气,被誉为天才。
此人样貌端正,气质板正,有着军人刚强的作风,就是脾气有点倔,性格比较高傲。
几个月前朱苏进给《人民文学》投来了一部别样的作品:《一个夏令营的故事》。
故事围绕这一群少年人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年们在夏令营中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他们的友谊、勇气和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正向的观念和时代特色。
因此被人民文学的崔道怡编辑欣赏,特意邀请这位朱同志来BJ改稿。
而这位名叫周玲的女同志,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现在在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担任实习编辑,负责接待这位年轻的军旅作家朱苏进同志。
“周编辑过誉了,不过是宁组长赏识鄙人罢了。”
朱苏进对此只是推了推鼻间的眼镜,谦虚的说道。
但他却眼露笑意,神情流露出傲然之色。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