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先修路。
这话不管是在后世还是在大唐,都是很有道理的。
从长安城出发,一路到登州,由于早早的就修建了水泥路,沿途的州县,普遍都比较富裕。
特别是进入登州地界之后,很明显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繁华。
当初那个百姓们连肚子都吃不饱的登州,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王爷,薛礼和席君买去征召府兵了,我们得在登州等几天才行。”
马周、许敬宗、上官仪、褚遂良几个,都有着朝廷的职务,不可能跟着李宽往高句丽跑。
不过王玄策就不一样了,他完全就是李宽的私人幕僚,李宽去哪,他就去哪。
这不,现在李宽的身边,一个是王玄武,一个就是王玄策。
“不着急,本王正好在登州还有一些事情要做。”
这是李宽第二次来登州,不过,登州是仅次于凉州,楚王府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州府。
无数登州百姓,都是靠着李宽亲自冒险出海打渔、捕鲸,才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找到了致富道路。
哪怕是再坏的人,心中也是有着感人之心的。
为了让这一次的高句丽之战更加顺利,收获更加丰富,李宽觉得有必要做一些其他的安排。
“陛下任命王爷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的当天,就已经飞鸽传书给扬州、杭州、明州、泉州和广州市舶水师,这几天,陆陆续续应该也会有一些船队赶过来。东海渔业在倭国那边的战船和商船,也都全部召回来了。王爷您只需要在登州坐镇指挥,薛礼他们就能够带着大军把高句丽的平壤和汉城两座都城给拿下。”
王富贵自然也是不希望李宽再次带兵出海。
虽然东海渔业造船作坊出品的新式飞剪船在安全性很好,但是毕竟风浪无眼,每年都会有一些意外发生。
“别瞎扯!我这个大总管窝在登州,像什么话?再说了,别人担心高句丽,你难道也担心?到时候我们几百艘战舰和海船一起涌向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