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的生计,你可放心?”
“唉!”陈望叹息道:“最令我放心的自然是叔父您,但总要得有接替之人,庾楷出自高门庾氏,家财万贯,自小锦衣玉食,肥马轻裘,不瞒叔父您说,若是掌管钱粮之事给我两个人让我选择,另一个是出身寒门,自小节衣缩食,寒窗苦读,品学兼优之人,我定当选择庾楷。”
“哦?”江卣微微一怔,此番言论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蹙眉问道:“这是为何?”
“越是贫苦出身的人,在巨大财富面前,在自认为不易被察觉的机会面前,越容易改柯易节,”说完,陈望笑了笑,怕江卣误会,解释道:“当然,这里说的是个概率问题,而不是代表所有。”
江卣思忖了片刻,心中叹服不已,躬身施礼道:“长公子知人善任,所见甚是,正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若是将寒门子弟安排在其他职位上或许能有所成就,若是跌倒在钱粮之上,那就太可惜了。”
“嗯,寒门子弟最合适的职位就是在督察和谏议方面,常常会出千古诤臣,也是检验主官或者陛下的一面镜子。”陈望点头继续道:“《吴子·治兵》说,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 ,勇者持金鼓 ,弱者给厮养, 智者为谋主。吴起在这里讲的短者怎样、长者怎样等是从教练作战之法令角度来讲的 其实这里隐含着一些用人之道 就是因势用人的问题,即根据人才个人特点用之 或让持矛戟 或让持弓弩等。这与刘邦的因势用人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 用人一定要灵活 把握好“势” 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分配任务,使下属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把工作做到最好。”
“高见啊,长公子!”江卣再次施礼道:“卑职一定会尽心竭力,辅助和培养庾楷,令他成为将来萧何、荀彧之类的一代干吏名臣。”
“哈哈,叔父,您把他们培养成下一个江卣,侄儿就感激不尽了!”
“哦?”江卣微微错愕,又爽朗地大笑起来,“哈哈,长公子言重了,言重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