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思忖着昨日王蕴说的庾希事情。
陈观在车舆里一会儿掀起这边舆帘看看,一会儿跑那边看看,不亦乐乎。
庾希,但愿他能听劝,不要冲动,以免打乱自己的大计划。
但是他跟桓温的血海深仇,复仇之火能平息吗?
唉,毕竟是老母,夫人,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众多兄弟子侄都被当街斩首。
现在只剩下他和六弟庾邈,长子庾攸之了。
可怜啊,庾司空(庾冰死后追封司空)这么一大家子人。
不知不觉中,牛车已进了东阳门到了台城内。
牛车停下,陈观告辞了陈望,跳下车,一路蹦蹦跳跳地跑向国子学。
继续向前走了一段,到了皇宫门口的东掖门。
陈望整理衣冠,下了车。
一路跟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们打着招呼,走向了太极殿。
一进大殿门,早有大鸿胪(迎送、接待、安排朝会、封授、袭爵及夺爵削土之典礼)手下属吏大行令在门口等候。
一见陈望进来,赶忙迎上前躬身施礼道:“广陵公安好,奉大鸿胪之命特在此等候,您的站班位置在前面。”
陈望回礼道谢,心道东晋的制度还挺完善,对新入职的干部早有安排。
跟在大行令的身后,穿过众多文武官员,一直走到了丹樨上。
太极殿上的丹樨分两段,最顶上一段是皇帝的龙榻和龙案,再下来九层台阶有一层小平台,再下去三层台阶就是大殿。
桓温去年废海西公时就是坐在第二层小平台上。
而平时上朝,这层小平台是为散骑常侍和给事黄门侍郎准备的。
因为这两个官职是天子近臣,随时为皇帝起草诏书并传达旨意的。
陈望向大行令道了谢,站在了丹樨上。
时间不久,大殿中走上一个紫袍年轻官员。
陈望上次上朝没注意看,只见他二十出头的样子,脸色略显苍白,一身的书卷气里,清新脱俗,温文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