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承问道。
那是自然。
那我愿意拜你为师。
荀子说完这话,不仅易承有些发呆,就连荀子他老爹也愣住了。
怎么,不行么?荀子皱着眉头道:我通读六经,读书过目不忘,在赵国贠地素有神童之名,你觉得我不能当你的弟子吗?
当然可以。易承惊讶道:只是我有些好奇,拜师这种大事,一般都比较慎重,你小小年纪,决定是不是会有些草率?
小荀子摇头道:不草率,我随耶耶来齐国之前,就想过自己将来要拜的门派,其实也就儒、墨、道三家而已,拜师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过上好日子,现在我看到你在齐地边境,出行有车马,随行有仆从,出手阔气,为人侠义,过的正是我想过的好日子,拜你为师,有何草率?
牛人果然是牛人,跟正常小孩就是不一样,易承想了想自己十岁的时候,见到个陌生人也只敢躲在大人身后,爸妈让喊什么,他就喊什么,而眼前这个十岁的小孩,却已经有了一套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且通过观察分析,不断得出结论。
你为何要过好日子呢?易承眯了眯眼睛问道,虽然历史上的荀子似乎不是一个追求物质的人,不过谁知道小时候的荀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想法。
一个人的眼睛贪图美色,耳朵喜欢好听的音乐,舌头爱好美味。想吃、想玩、好逸恶劳,这都是人的天性,想过好日子就是为了满足这种天性,我也是人,自然也想过上好日子。小荀子理所应当的说道。
怪不得人家以后是李斯和韩非这两位战国牛人的老师,这小小年纪,能把享受生活说的这么清新脱俗理直气壮的,他还是易承见过的第一个。
犬子自幼便这般无礼,都是在下疏于管教,冒犯之处,还请公子见谅。荀子的老爹终于坐不住了,赶忙拉住荀子,一边向易承道歉。
诶,先生此言差矣,你教出来了一个好儿子啊。易承面带笑意道: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长大之后前途更是不可限量,不知先生可愿割爱,让他拜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