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参加科举的,心里必然也是有一定文学底蕴的!而科举各级考试又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
没有本事的,即便是有幸榜上有名,那也无法在后面考试中高中。
所以这便当做是朕给天下人一个恩典吧!”
“让天下学子在这次科举中,多些信心!
让能有望高中的不至于时运不济名落孙山了。”
“这也算是朕给天下学子的一个恩典,也是给天下学子的一个希望。”
李承翰摆了摆手,不在意的对礼部尚书道。
听着李承翰的话,礼部尚书与许多文臣心头感慨万千。
似乎想起了他们曾经家境贫寒,一路科举时受的苦。
更有甚者,想起了自己时运不济落榜都无颜面回家见年迈父母与支持自己的妻儿时忍不住落泪。
当初他们科举时要是遇到了这种好政策,他们得少收多少苦,少承担多少压力啊!
“陛下圣明!”
感慨中礼部尚书与许多大臣纷纷对李承翰心悦诚服的行礼歌颂。
“陛下圣明!”
有了礼部尚书跟这些个文官们带头,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的,还有皇亲,勋贵与剩下的文武大臣们或真心,或假意的也都纷纷对李承翰行礼了起来。
伴随着满朝皇亲,勋贵,文武大臣们的行礼歌颂,李承翰摆了摆手,又开始与大臣们商讨起了其他事宜。
“陛下,岳飞将军,辛弃疾将军以在殿外等候!”
在商讨中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
正在李承翰不断与文武大臣们侃侃而谈尽显帝王威仪,圣明之相惹得苏沁对李承翰频频侧目时。
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对李承翰行礼汇报道。
虽然他不知道岳飞跟辛弃疾是什么将军,又是几品的将军。
但他知晓这俩人率领了五万大军,而且还是皇帝的人。
所以他们两个哪怕未被授予将领之职,他称呼对方一声将军总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