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神色泰然,缓声道:
“刘豫州之所以至今尚未有稳固的立足之地,实乃因其躬行仁义。”
“我家主上乃汉室宗亲,面对同宗之基业,他心怀仁德,不忍强夺,故而力辞之。”
“此等仁义之举,又岂是尔等所能理解?”
江东群臣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议论此事,堂内嗡嗡大响。
诸葛亮目光坚定,环视众人,正色道:
“正因如此,刘豫州虽历经波折,却能得民心。”
“天下有识之士,皆敬仰其仁德。如今局势未明,不过是时运未到罢了。”
“而那些只看重眼前得失,不择手段谋取利益之人,即便一时得势,终难长久。”
孙权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刘备仁义之名,天下人都认可。
诸葛亮给出这样的说辞,勉强应付得过去。
张昭却仍欲反驳,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诸葛亮轻摇羽扇,气势威凛道:
“仁义之道,虽在短期内或不见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必能成就大业。”
“刘皇叔之志,非为一时之利,而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宴堂内一时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众人皆在细细思量诸葛亮这番话语。
虞翻首先站了出来,一脸不屑地道:
“曹公拥兵百万,战将千员,如今势如破竹。”
“你们还敢抗衡,岂不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
诸葛亮目光如炬,犀利回应:
“曹操所率乃乌合之众,虽众却不足惧。吾军以正义之师抗之,胜负未可知!”
步骘放下酒盏,紧接着发难:
“你诸葛亮欲效仿苏秦、张仪之流,凭口舌之利游说东吴吗?”
诸葛亮冷哼一声,义正辞严道:
“君等以苏秦、张仪为耻,吾却以为此二人亦有可取之处。”
“吾凭真心与谋略,岂是那徒逞口舌之辈能比!”
薛综按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