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了两场,就全嘚霍霍光了。
我军最艰苦的年代,曾经是三四个人用一只枪。一个人拿着五发子弹,第一个拿枪的人打光了子弹,就给第二个人用,以此类推。
那有人说了,为什么不把这些子弹集中起来给一个人?这样换枪,换来换去的,不是很麻烦吗?
这么做,其背后的原因,是非常让人心酸,让人心痛的。因为在实际战争当中,我军就总结了一个现象。大多数战士们打不完五枪就牺牲了,所以每个人发五发子弹就行了。
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又是因为没有充足的武器弹药。所以不能敞开了打敌人,不能形成有效的火力压制。
最简单的一个现象,在电视剧里头,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指挥员会对旁边的人说:“听我指挥,不要开枪,等把敌人放进了再打。”
这样的一幕,好像显得指挥员指挥战争挺睿智一样。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电视情节?是因为当年实际战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原因不是指挥员多睿智,多沉着冷静,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奈!其根本原因就是子弹少,要节省子弹。
最浅显的道理,二百米外,打枪能有几个人打得准的?一百米之内打枪,又有几个人能打得准的?五十米之内打枪,又有几个人能打得准的?当然是距离越近,打的就越准,就越能节省子弹。
可问题是,当时的步枪的射程有五百米到八百米。这就等于放弃了步枪射程长的优势。
到了五十米的距离才打,说不好听的话,那就是拿枪当古代弓箭在使了。
而敌人呢,那边子弹充足,可以在两三百米的时候,就对我们进行射击。再加上炮火支援,可以完全形成对我军的火力压制。
不仅如此,因为子弹稀缺,所以战士们在打枪的时候都慎之又慎。要瞄准了,很有把握才能去打,这样步枪射速快的优势也失去了。
当时,只要不是敌人满山遍野的冲锋过来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这边打枪的速度,还真不如古代弓箭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