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院去彻查。
然而,满朝百官不答应,庆帝为了维持朝政的稳定,也同样没有答应。
毕竟,这河运衙门几乎牵连着庆国上下过半的官员。
其实,从原著后期,范建裹挟着户部上下,范闲裹挟着天下经济命脉,让堂堂一个皇帝放下自身的优势,只能凭借大宗师的身份亲自出手,就能够看得出,庆帝为了庆国的安稳究竟能够做到什么地步。
当然,庆帝也绝非心慈手软的人物。
只是他自认为实力过人,范闲根本没有机会能够赢他,这才会在维持天下稳定的同时,给范闲一个寻他报仇的机会。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庆国一统天下所做出让步。
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隐忍,布下大东山之局,杀死东夷和北齐的两大宗师,就是为了庆国一统天下扫平障碍。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在达成这个结果之前,庆国出了乱子,他虽然有足够的底气平息,却也会令庆国元气大伤。
这将直接影响到庆国一统天下的步伐。
所以,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忍受范闲明目张胆刺杀他的举动,也自然可以忍受河运衙门贪污勾连上下的龌龊。
一切为了稳定,为了天下一统。
待天下一统,他自然可以大刀阔斧的,扫平一切隐患。
李承乾觉得,或许正因为此,才可以解释,为何庆帝在某些方面如此的英明神武,又在某些方面如此的昏庸无力。
只是,最终庆帝还是没有活到庆国一统天下的时候,就被范闲联手五竹等人杀死在皇宫之中。
想到此处,他便不由将目光落在了高坐于龙椅之上的庆帝。
只见庆帝一身帝王冕服,头戴旒冠,面色冷肃之间,隐有几分难以言说的怒意升腾。
庆国上下祸患繁多,他如何不知?
几十年前他就看的清楚。
其中牵扯之广,勾连之密早已经成了一团乱麻。
他虽有魄力推倒重来,但西胡之患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