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条件不错,喜欢往糍粑里包芝麻和糖,或者包花生等等。
孩子们最喜欢吃黄糍粑和带馅的糍粑了,又好看又香。
所以啊,在家家户户做糍粑的时候,他们可没闲着,把每家的糍粑都吃了个遍。
等真正到了过年,可以放开来吃糍粑时,没几个孩子能吃得下,基本上都吃腻了。
安小暖家里穷。
每一年,爷爷奶奶只做白糍粑。
把白糍粑做好放凉,丢到坛子里用水泡着,能存放很久。
什么时候肚子饿了,就把白糍粑掏出来。
烧水来煮,或者用火来烤,放糖或放盐都可以。
甚至,还能把剩菜包在里面吃,味道可美了。
相较于别人家,安小暖家的糍粑,永远都是最
简单的。
做的时候简单,吃法也简单。
可就是那简简单单的白糍粑,让安小暖至今都难以忘怀。
当然。
同样忘不掉的,还有当年村里人那份淳朴的情感。
大家伙儿互帮互助,和睦相处。
虽然也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拌嘴,闹红脸,但隔了几天,又能重修旧好。
只可惜啊,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家伙儿的生活条件慢慢变好,这村里的人情味,反倒越来越淡了。
光拿相互帮忙打糍粑这件事情来说吧。
年轻的人都外出打工,老年人干不动,也吃不了多少东西。
即便过年时,孩子们会回家,可吃惯了外头各种各样美食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喜欢吃糍粑了。
哪怕有些人家还想准备点糍粑过年,也不会自己动手做,宁愿花点钱去镇上买那些拿机器来做的糍粑。
人与人之间,少了相互帮忙和交流的机会,这感情自然就淡了。
等到安小暖爷爷奶奶先后去世时,那个从小哺育着她长大的村子,也再给不了她归属感。
除了亲人的离世让她觉得自己没有了家,村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