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一边给林云的搪瓷杯续茶,一边笑眯眯地开口。
“主任,票我有门路,可价格不菲啊,要一百五呢。”林云一脸苦笑。
“钱不是问题,只要你弄到票!”主任掏出一叠红票子,往桌上一拍,看来是早有准备。
林云接过钱,心里有了谱,“好吧,主任,我尽量想办法。”
“不是尽量,是一定要!”
主任急切地说,“我儿子下月结婚,就缺一辆自行车。林云,算我求你,一定要弄到票啊!”
林云被主任缠得没办法,“好吧,我一定尽力。”
另一边,于海棠请假在家照顾父亲,林云时不时上门探望,每次都带着大包小裹的营养品。
七月酷暑,工人们挥汗如雨,生活就在自行车的链条滚动中继续。
林云一辆,何雨水一辆,易中海大爷一辆,连傻柱都有了自行车。
唯独二大爷和三大爷还两手空空,自尊心受挫,暗下决心,非买一辆不可。
两位大爷暗中较劲,这股风潮,他们是跟定了!
林云,这位广播界的灵魂人物,每日在宣传科挥洒汗水,他的声音犹如夏日里的一缕凉风,为轧钢厂内汗流浃背的工人们带来一丝慰藉。
然而,这一天,名声不佳的李副厂长找上门来,带着他那招牌式的狡黠笑容。
“小林啊,有个棘手事儿得麻烦你。”李副厂长关上门,神秘兮兮地说。
“厂长,啥事?别卖关子了。”林云一脸无奈。
李副厂长,作风虽遭人诟病,但管理手腕一流,他深知林云的能耐,整个厂子都传他神通广大。
“厂里最近热浪袭人,工人们快热晕了,接连中暑。小林,你能搞到西瓜和绿豆吗?要一千斤西瓜,五百斤绿豆。”李副厂长吐了口烟,直截了当地说。
这要求,在饥荒年代可不是闹着玩的。
西瓜和绿豆,一个季节性强,一个产量稀少,林云深知这任务的棘手。
“李厂长,你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