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婴和田亮对视一眼,田亮犹豫了一下,说道:“若没有意外,一天能生产20副,不成问题。”
这个数字差点给扶苏给气笑了。
他皱起眉头,说道:“一天生产40个,搞毛线啊!”
田亮赶忙解释道:“公子,从早到晚,所有的工匠齐上阵,真的是已经到了极限了。我熟练一些,一天不吃不喝也只能做出2副。公子您有所不知,这制作轴承的每一道工序都极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稍有差错,就得重新来过。”
魏婴也跟着说道:“公子,田亮所言不虚。我们已经是全力以赴,但确实面临诸多困难。若是能有几千个老师傅,倒是一天能生产千百个不成问题。”
扶苏沉思片刻,看了一眼操作台,说道:“不不不,换个思路,比如流水线作业。”
田亮和魏婴一脸茫然,“流水线?公子,这是何意?”
扶苏耐心地解释道:“我们将制作轴承的整个过程分解成多个简单的步骤,每个工匠专门负责其中的一个步骤。这样,工匠们可以更加熟练和快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必在各个环节之间来回切换,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田亮挠了挠头,“公子,这听起来似乎可行,但具体如何操作,还得仔细琢磨。”
扶苏接着说道:“首先,我们要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分工。比如,有人专门负责原材料的切割,有人负责打磨,有人负责组装。然后,我们要设置合理的工作节奏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不出现延误和混乱。”
魏婴眼睛一亮,“公子,如此一来,或许真能大大提高产量。”
扶苏点了点头,“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对工匠进行专门的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自己负责的步骤。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确保每个轴承的质量都符合标准。”
魏婴陡然醒悟了。
“天啊,这么简单高效的流程我怎么想不到呢?我马上着手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