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日早晨才将学习资料交予他手中,他却只是粗略浏览了几页,便急于参与技术员选拔。”
“若他真能如此轻易通过选拔,我甘愿尊他为师!”
“他年轻气盛,缺乏应有的谦逊与积累,只知一味冒进,这样的学生,我确实感到难以驾驭。”
胡正阳听后,亦是感到一阵头疼。
起初,他还对王平安的敏锐观察力颇为赞赏,未曾想事态会发展至此。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年轻员工的成长之路。
此刻,局势陡然生变,仿佛晨曦前的黑暗,所有憧憬骤然间转化成了沉甸甸的重担。
胡正阳沉吟片刻,缓缓启齿:“平安,你或许尚未窥见这背后的错综复杂。”
“技术考核,其评分体系精细入微,宛如攀登高峰,每一级都需扎实步伐。”
“满分为百,唯有触及九旬之上,方能被视为及格的门槛。”
“而六旬至八旬九之间,虽未及线,却也属常情,不至遭受苛责。”
“但若是成绩滑至六旬之下,工业大学将不惜公开此等结果,以此警醒众人,意在强调资源的珍贵,勿将机会视为儿戏。”
“此举非苛求,实为激励自省。”
王平安闻言,心有成算:“胡师,我行事并非盲目,内心自有计较。
自幼我便对技术奥秘充满向往,闲暇之余,总爱埋首于图书馆的技术典籍间,日积月累,也算筑就了坚实的基础。
此番考核,即便难以问鼎,及格之界,我深信可达。”
“荒谬之极!”孙栋猛然打断,情绪激动,“你所言的基础,与考核所需相去甚远!以你目前之能,或许能在客观题上侥幸得分,但总分恐难突破三成!届时,你受通报,我等亦颜面无存!”
他语气决绝,“我言尽于此,你若愿听劝,潜心修炼两年再战,师徒情谊依旧,我必倾我所有以授。若你固执己见,今日便是我们师徒缘分的尽头,我孙栋不愿因你而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