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之火!”
王平安笑容可掬,言辞间洋溢着敬慕之情,“师父您是技术领域的灯塔,光芒万丈,为后来者照亮前行的道路!”他谦逊地续道:“相较之下,我如同技艺瀚海中初露锋芒的浪花,距离您的辉煌成就,尚有千山万水之遥。然而,自幼在乡间摸爬滚打,我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定能在需要的时刻贡献一份力量。”
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坚定,“既然师父给予我这份宝贵的机缘,我必全力以赴,以满腔热忱投入学习与实践,力求不负您的期望与悉心栽培!”
这番话让胡正阳忍俊不禁,心中暗自赞叹:这小子,年纪轻轻,心思却异常灵动,初次见面便展现出超乎年龄的从容与自信。
外表质朴,内心却藏着一颗敏锐的心,与那些单纯憨厚的学徒截然不同。胡正阳深知,技术之路充满挑战,唯有智慧与勤奋并重者方能脱颖而出。
因此,他在挑选弟子时,尤为注重对方的才智与领悟力,而非仅凭刻苦程度。
技术科之所以享有优厚的待遇,正是源于其深厚的专业壁垒。
学徒若想晋升为技术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严苛考试,此认证非企业内部所能授予,而是由京都工业大学这样的权威机构颁发,通过率极低,每季仅开放一次机会,众多学徒往往需要历经数年苦读方能成功。
胡正阳深谙此道,故而在挑选弟子时,尤为注重天资与悟性,以期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他认为,让资质平平者在技术部门蹉跎岁月,既是对他们的耽误,也是对自己判断力的否定。
随着拜师仪式的圆满落幕,王平安正式踏上了红星轧钢厂的工作征程。
胡正阳亲自引导他踏入了繁忙而有序的机修车间,这里汇聚了十一名技艺精湛的员工,在胡正阳的精心指导下高效运转。
为了激励员工不断进步,胡正阳在技术部扩编之际,特地向厂方申请保留了原技术科的三个管理岗位,这一举措不仅保留了团队的传承与底蕴,更为新加入的成员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