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地方上引进的重大项目,会有领导专门去上面跑额外指标,否则就只能等下一年。
或者说自己有能量,去别的地方买指标回来。
是的,指标可以买。
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至少在这些年里,不管是住宅用地指标还是工业用地指标,都是不够的。
哪怕规定指标用完,每年向上面借,每年用复耕指标还,依旧跟不上这个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中对用地指标的需求。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不可突破的底限,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
就拿罗阳老家阳市来说,全年工业用地指标也就3000-5000亩之间。
市里两个开发区以及城关镇,会占掉一半以上的指标,剩下一千多亩才给下面几十个乡镇分,平均下来一个乡镇也就能分到四五十亩指标
四五十亩能干啥?
建设个中等规模的厂子都不够。
但是有些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个指标是用不掉的。
于是上面就给开了个口子,让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进行财政补贴,途径就是土地指标买卖。
罗阳印象里,指标价格现阶段好像是10万/亩。
当然,这个只是买指标的费用,另外征地的其他费用照样需要支付的。
所以罗阳也从来没指望在自己老家乡下建厂,不现实,光是一个土地指标就能卡死你。
跑去经济不发达地区投资另说,人家指标用都用不掉。
现在罗阳即便是在开发区投资建厂,那也要争,也要抢。
但是和那些地方上企业老板竞争有难度,好在罗阳手里还有些优势,那就是单亩产出指标。
这里的单亩产出可不是指生产多少粮食,而是指企业生产总值/企业用地亩数得出的数字。
当然了,衡量土地利用率的指标还有一个,就是利税/企业用地亩数,这个指标更受地方上欢迎。
因为这个时候两税还没合并,地税意味着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