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尧嘿嘿一笑,并不搭话。
这些东西,如果只是李尧和朋友,在饭桌上喝点酒,当做吹牛的谈资,倒是没有问题。
可现在面前的是钱富友,李尧就得悠着点。
钱富友无奈地摇摇头,也不强迫李尧就这个话题,继续深入讨论。
不过,李尧刚刚的话,虽然说只是点到为止,可也给他提供了思路。
钱富友转而说道,
“好了,不说这个。”
“你刚刚不是说,不赞同我的做法,你说说你的理由。”
李尧内心松了一口气,他还真的怕钱富友继续追问下去。
“钱老,我不赞同你的做法,理由说来其实也简简单。”
钱富友立刻说道,
“你说,我还真的好奇,你到底是什么理由。”
李尧笑着问道,
“钱老,子贡赎人的典故,你应该知道吧?”
钱富友一怔,随即明白了李尧的意思。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律令,
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本国同胞沦为奴隶,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
那么,回到鲁国后,就可以向官府兑领等额的赎金,并获得一定额度的奖赏。
子贡在一次出行时,也遇到了这种情况。
因为他有钱,所以一次性地赎回了很多鲁国人。
回到鲁国后,子贡却拒绝了官府的补偿和赏金。
因为,子贡觉得,他自己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家分担赎人的这笔开销。
世人也都夸子贡高尚,孔子却因此大骂子贡。
孔子说,子贡此举不合礼法,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
世间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
子贡此举,他倒是博得了一个高尚之名,同时却也把赎人这事,给把其他人堵死了。
以后别人想要熟人,就会想到子贡。
这在无形中,会使得很多人,放弃赎人!
不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