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吧。
说到这种传送环的技术,李安然就忍不住想起了神域号城市级星舰所借鉴的那部名为《星际之门》的老牌美剧。没办法,在这部分为三个系列的美剧中就出现过这种技术。
除了传送环的尺寸要来得更大,传送环的造型也有些区别,以及使用时的过程略有不同之外,两者真心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让李安然觉得这项技术实在是有够鸡肋的。
你想啊,传送环再大,也不过是二十米的直径。虽说这样的直径所形成的体积用来传送一个人是绰绰有余了,可人数一旦多起来呢?人不多得话,要是货物足够多呢?
最关键得是,这种传送环没办法单独使用。也就是说,除了多功能探索飞船上的这套传送环设备外,还需要有一个接收点。如果没有的话,这玩意就彻底成了摆设。
当初在知道多功能探索飞船上有这种技术的时候,李安然第一时间就问了船上有没有关于传送环”高级版”光传输的技术。可惜得是,科塔娜的回答是否定的。
说实话,对于这种把活物和死物彻底分解,然后再合成起来的传送技术,李安然实在是有些怕怕。哪怕这项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与完善,可架不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再加上远距离传送的时候会形成一道很显眼的光束,根本没办法避过主时空地球上人类的卫星和地面探测系统。所以,李安然每次回地球都只能坐穿梭机。
想到这里,李安然就忍不住吐糟道:“尼马!这超空间引擎确实是很方便,可便宜姐夫也太小器了吧,也不给穿梭机上装一个,害得我每次都得靠科塔娜来中转。”
好在,李安然也知道超空间引擎的能耗相当大,而且规模也不小,以穿梭机的体积就算能装得下,而且动力系统也能支撑得住。用不了几下也得歇菜。
甚至于。如果是长距离超空间跳跃的话,根本就用不起来。所以,也只能认命地选择道:“算了,一直都没试过传送环。这一次就试一下吧。希望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