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盐却很容易生病甚至是死亡。
由于古代制盐技术的落后,再加上交通运输方面的麻烦,盐这东西的价格虽说谈不上昂贵但也不算便宜。这要是遇上年景不好或者天灾**之类的,盐价还会暴涨不少。
而这些咸鱼、咸肉除了本身就富含盐份之外本身也属于肉食,两者相结合意义就不同了。再加上直接销售海盐不但需要相应的资格,还得疏通关系,这咸货就成了“擦边球”。
至于内地的老百姓为什么不自己腌咸鱼、咸肉、咸鸡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内地不产盐,盐价比较高。这么做的话成本实在太高,出售的话价格上又没有竞争力,根本不划算。
在李安然的过问之下,通过下面人的汇报才发现,这咸货生意的火爆说起来也是个巧合。当初这些味道比较“怪异”的咸鱼咸肉,刚开始确实没有什么人看出商机来。
只是觉得这些东西的储存时间要比大部分食物来得更长久,所以,一些海商就采买了一些扔到了船上做为船工们的伙食,后来无意中就被几个船工们给带回了各自家里。
别看这咸鱼、咸肉的味道闻起来确实有些怪异,特别是咸鱼,因为腥味太重还会给人一种臭臭的感觉。但对于连肚子都只能勉强吃饱的绝大多数百姓来说,这根本算不上什么问题。
更何况咸鱼这东西虽说闻起来臭臭的,可只要会处理和烹制味道其实并不差。再加上那不必加盐就能得到的浓郁咸味,一来二去居然就在那几个船工所在的村子里流行了开来。
等几个船工接二连三拿咸货回家之后,一个海商就看出了里面的商机。再加上这些咸鱼的售价因为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非常得便宜,于是就试着在港口那边采购一批带回了大唐。
因为咸货毕竟不是盐,省去了获取售卖资格以及打点各个方面的成本,再加上进价本来就低,而且又是试水之举,这批咸鱼的售价方面自然也不会高,结果一不小心就火了。
别看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中,识文断字的并不多见,但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