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粮饷居高不下。
大清占领天下之后,他们投靠大清,早在之前就悄悄给大清输送了不少盐铁。
这才让后来的晋商在大清300年,就嚣张了300年!
此时的晋商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嚣张,可也已经开始组建商号。
因为山西历来就有跟关外做生意的优势,在关内购买货物,然后贩卖到关外缺少生活基本用品的,草原人自然会购买,这是从宋朝就开始了。
他们如今主要是操控粮价。
朱标很清楚这帮人干的事,所以在他们操控粮价的时候,朱标已经下令将南方的粮食大肆出卖了北方。
这些晋商一看见南方竟然还出粮食,二话不说就大肆吃入。
可吃着吃着发现了不对,北方的粮食怎么跟用不完一样?
无论他们收多少,南方就卖多少。
最后朱标还搞了一波大降价,所有官营粮商的粮食价格通通调低到了3、5文钱左右。
这一波下来不知道多少晋商破产,手中揣着一大堆粮食,没别的用处。
这下没办法了,他们现在唯一的生路就是造反。
朱标早已料定了,这一点提前就给蓝玉打好了招呼。
这几十家晋商,没有一家活下来的,早在造反之前就被朝廷抓到证据,骑兵队过来满门抄斩。
大明的粮食价格也趋于稳定下来。
七月份开始,中央小规模放粮到北方。
一时间。
北方百姓能买得起粮食了,能吃饱粮食了!
北方地主顿时坐不住。
河南省的许多地主下了禁令,严禁老百姓到官营粮店中买粮,否则回来之后让他全家好看!
毕竟老百姓吃得起粮食了,就不会听自己话了,更不会老老实实给自己干活,只会记得官府的恩情,记不得自己这个地主的恩情。
可要吃饭,岂是地主能禁得住的?
哪怕手段再残忍。
北方设立的各大官营粮仓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