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书房写来的诰辞。
这份诰辞,既不是宣战表也不是勉励,总而言之的意思,便是让将士们出去弘扬国威,然后尽可能的抢好东西回来,惩戒不臣之国。
意思很明显,将士们也都能听懂。
而且朱标没用文绉绉的语言,都是大白话。
就是你们这趟出去要给老子好好争气,多抢好东西回来,要让当地的土著听到咱们大明的名字就颤抖!
这肯定是少不了杀戮的,反正朱标就喜欢杀戮,因为这种杀戮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寿命奖励。
“遵殿下号令!”
听完之后,所有将士再次发出一声爆吼。
震得所有海船都摇晃了几下。
片刻之后,朱标看向他们,转身返回了屋内。
向戚继光询问道,“海船补给的路线和物资准备的怎么样了?”
“启禀殿下,军械都已经搬上船,足够海上使用,各条航线也都亲自探明过,选用了最安全的航线!”
虽然这个时代海上的风浪比较大,很多海船都容易回不来。
但明军的大船数量足够多,是其一。
其二是很多路线,都是海商祖祖代代,用性命探出来的。
他们竟然拿九族性命打保票,不会出问题,朱标也将他一家老小全部捏在手中。
实际上到了这时。
朱标才发现大明的航海技术竟然如此发达!
很多藏在民间的好东西,比如指南针、地图、海上的疟疾什么的,早就有了应对办法。
而且还搞了极为先进的龙船制度。
怪不得郑和下西洋那么简单!
之前已经派过小支船队,到沿海去探索。
外面那些土著一听说是大明的船,马上就爆出了自己的身份。
基本上祖上都是广东、福建人过去的,在南洋,这些人也扎下不少根基。
历朝历代都有移民逃亡海外,这些人也建立了不小的势力。
当然。